教育部關于舉辦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的通知
教學函〔202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省、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分行業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精神,強化高校生涯教育和就業指導,增強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指導其通過學習實踐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及早做好就業準備,以擇業新觀念打開就業新天地,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教育部定于2025年10月至2026年4月舉辦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筑夢青春志在四方,規劃啟航職引未來。
二、大賽目標
努力將大賽打造成強化生涯教育的大課堂、促進人才供需對接的大平臺、服務畢業生就業的大市場。通過舉辦大賽,更好實現以賽促學,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成長成才觀和擇業就業觀,科學合理規劃學業與職業發展,提升就業競爭力;以賽促教,促進高校強化生涯教育,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以賽促就,廣泛發動行業企業和高校共同參與,推動人才供需有效對接,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三、組織機構
(一)大賽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全國總決賽由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承辦。
(二)大賽設立組織委員會(簡稱大賽組委會),負責大賽的組織實施。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主任,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分管負責同志擔任執行主任。大賽組委會秘書處設在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
(三)大賽設立專家委員會,負責評審等工作。
(四)大賽設立紀律與監督委員會,負責對賽事組織、評審等相關工作進行監督,對違反大賽紀律行為予以處理。
(五)各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可參照成立相應賽事機構,負責本地比賽的組織實施、評審和推薦等工作。
四、大賽內容
(一)主體賽事。包括面向學生的成長賽道、就業賽道和面向教師的課程教學賽道。其中,成長賽道設高教組和職教組,就業賽道設高教本科生組、高教研究生組和職教組;課程教學賽道設高教組和職教組。
1.成長賽道。主要面向本、專科非畢業年級學生,考察其樹立生涯發展理念并合理設置職業目標、圍繞實現目標持續行動并不斷調整的成長過程,通過學習實踐提升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體現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參賽學生可獲得實習機會。(詳見附件1)
2.就業賽道。面向本、專科高年級計劃求職學生(不含已通過推免等確定升學的畢業年級學生)和研究生,考察其求職實戰能力,個人綜合素質、專業能力與目標職業的契合度,個人發展路徑與就業市場需求的適應度。參賽學生可獲得崗位錄用意向。(詳見附件2)
3.課程教學賽道。面向普通高等學校開設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類課程(不含創新創業類課程和相關專業類課程),考察課程建設和創新情況以及實施效果。(詳見附件3)
(二)同期活動。全國總決賽期間將舉辦校企供需對接、就業育人、以創促就、課程教學研討交流等系列活動。各地各高校參照總決賽系列同期活動,圍繞主體賽事精心設計并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同期活動。
五、大賽賽制
大賽采用校賽、省賽、全國總決賽三級賽制。
(一)校賽由各高校負責組織,省賽由各地負責組織。各地各高校參照大賽成長、就業、課程教學賽道方案,自主確定參賽名額、分組設置、比賽環節、評審方式和獎項設置等。各地完成省賽選拔后,擇優推薦全國總決賽參賽選手(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須保持合適比例)。
(二)全國總決賽參賽學生選手約750人,其中成長賽道約400人,就業賽道約350人,結合參賽選手專業背景、目標職業及所屬行業等劃分賽場。成長賽道、就業賽道各組別每所高校入圍選手不超過1人。大賽組委會將綜合考慮各地參賽人數、就業指導和招聘活動情況、用人單位參與數量等因素分配全國總決賽學生選手參賽名額。
(三)全國總決賽參賽教師選手約100人,大賽組委會將綜合各地高等教育規模、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開設情況等因素,分配全國總決賽教師選手參賽名額。
全國總決賽設金獎、銀獎、銅獎,以及地方和高校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等獎項。
六、賽程安排
(一)參賽報名(2025年10月—2026年1月)。參賽選手通過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平臺(簡稱大賽平臺,網址:zgs.chsi.com.cn)報名。大賽平臺登錄頁面可下載操作手冊。大賽平臺開放時間為2025年10月20日,報名截止時間由各地各高校根據省賽安排決定,不晚于2026年1月31日。
(二)校賽省賽(2025年10月—2026年3月上旬)。各地各高校按要求設省級、校級管理員,使用大賽組委會分配的賬號登錄大賽平臺管理、查看省賽和校賽信息。各地須在2026年3月15日前完成省賽組織工作。
校賽期間,大賽平臺開放成長賽道生涯闖關功能、就業賽道職業適配度測評功能,參賽選手可根據需要選擇使用。
(三)全國總決賽(2026年4月)。參加總決賽選手通過現場比賽決出各類獎項。現場比賽及同期活動等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四)課程教學賽道賽程安排參照課程教學賽道方案(附件3)進行。
七、參賽要求
(一)大賽成長、就業賽道參賽選手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每名選手結合自身條件選擇符合要求的一個賽道報名參賽。往屆大賽全國總決賽獲金獎、銀獎選手,不得再次報名原賽道比賽。
(二)參賽選手須按要求在大賽平臺準確填寫報名信息,提交材料應確保真實,不得含有違法違規內容,否則將被取消參賽資格及所獲獎項等,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三)各地各高校須認真做好參賽選手資格審查和參賽材料審查工作,確保符合相關要求。
八、工作要求
(一)充分發動。各地各高校要認真做好大賽宣傳動員工作,把大賽作為加強和改進生涯教育、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載體,發動更多大學生、教師了解和參與大賽,將大賽與各類生涯教育、就業指導、實習實踐、校園招聘等活動統籌組織。各地各分行業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要推薦專家、發動用人單位參與大賽,匯集更多實習和就業崗位資源,助力更多畢業生在參賽過程中實現盡早就業。
(二)精心組織。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在學生生涯教育、就業服務、課程建設、師資培訓等方面再投入、再促進,為舉辦賽事和同期活動提供必要的場地、經費支持。堅持公益辦賽、公平辦賽、開放辦賽、節儉辦賽、廉潔辦賽、安全辦賽。各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要指定1名工作人員作為聯絡員,負責賽事的溝通交流工作。
(三)廣泛宣傳。各地各高校要主動聯系中央和地方主流媒體,充分利用校園媒體、新媒體等多元傳播渠道,全方位對賽事進行宣傳推廣,不斷提升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大學生就業的良好氛圍。大賽組委會將適時發布大賽徽標、主視覺、吉祥物形象等宣傳元素,供各級賽事使用,不斷提升大賽品牌影響力。
(四)總結經驗。各地各高校要認真總結梳理辦賽經驗,推動校賽省賽辦出水平、辦出特色,要用好大賽成果,進一步發揮示范作用和育人價值,加力宣傳涌現出的朋輩教育典型人物和事跡,推出可復制推廣的典型做法。各地在省賽結束后按要求及時向大賽組委會報送總結材料。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需要組織高校開展經驗交流。
九、其他事項
本通知所涉及內容的最終解釋權,歸大賽組委會所有。大賽組委會根據需要組織賽事說明會或相關工作培訓,不委托任何第三方機構或個人開展上述活動。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嚴格監管評委和工作人員。
附件:1.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成長賽道方案
教 育 部
2025年10月17日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本站轉載本文的目的在于宣傳和傳遞更多信息,以上內容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涉及到相關政策請以原文內容為準,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來源鏈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7063/202510/t20251021_1417550.html
上一篇: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第十屆教育部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申報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最后一頁